李国明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强化抚顺市人才政策,提升人才公共服务供给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市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紧扣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优化人才服务保障,释放政策红利
近几年,我市为持续完善和优化人才政策,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多次人才政策调研,广泛收集企业和人才的意见、建议,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目前最新的《<深入实施“抚顺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抚委发〔2022〕8号),是抚顺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综合性人才政策,明确了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奖励、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措施,涉及市委、市政府10余个部门。通过我市人才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各部门的联动,进一步营造了我市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及关键领域,通过产教融合方式、评价激励机制、线上线下平台和载体,形成了有序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了我市人才队伍的稳定。
持续亮化校地人才“双走进”项目品牌,逐步拓展“双走进”覆盖范围,邀请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工科高校协作体单位来抚考察调研,围绕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等8个方面梳理合作意向和需求45项。优化提升央地人才“手拉手”平台,推动抚顺石化公司选派2名专家人才挂任高新区中层副职,选派52名技术骨干为园区内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隐患排查,为企业解决各类安全生产问题113项。指导县区主动对接联系人才资源集中的中省直企业,带动区域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施拔尖人才“会客厅”载体工程,通过建立人才信息收集、问题办理和跟踪问效运行机制,推动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和企业家代表开展跨界交流、精准对接、高效合作。项目化推动人才工作“行业创新、区域创优”,推动各县区、各单位围绕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机制创新等方面设立38个特色人才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柔性吸引集聚各类创新人才500余名,培训各行业各领域人才1.2万人次。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1万人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157名。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围绕上市融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供应链金融等内容,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10人次。市场化选聘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10名,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结构。实施“技能人才专项培养计划”,通过“双元”培养、项目共建等方式,实现新增技能人才1967名,其中首席技师26名,培训技能人才5300人次,我市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实现显著跃升。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确保政策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才及时兑现相关政策待遇,确保政策落地见效。通过政策的杠杆,进一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特别是加大我市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营造可持续的人才发展环境。在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与购房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中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市县(区)两级公服机构主动联系相关企业,及时掌握相关企业符合申报补贴的人员情况,将补贴政策传达到相关企业,做到政策找人,提高服务效率;与市委组织部人才科重点做好“双走进”工作,积极主动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取得联系,签订《人才供应战略合作协议书》,宣讲我市高校毕业生相关补贴政策,以便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抚来抚。
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发挥人才作用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以激发人才活力为目标,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坚决破除“四唯”倾向,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实时动态调整专家库,吸纳企业专家进入评委会专家库,对评审专家实行择优遴选、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优化提升职称评审服务,改进工作作风,实行“一次性告知”,简化职称申报手续材料。
每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中,我们会综合考虑参评人员单位性质、专业等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评审学科组,在学科组评审专家配置上尽可能实现公有制、民营企业、学术界均衡。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注重发挥企业的用人主体权限,重视对申报人员的推荐意见,并将用人单位推荐意见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适当放宽职称评审通过比例,对于有重大科技突破、原创性科技成果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一票决定”,由评委会直接认定相应层级职称。
职称评审“直通车”进入常态化,驶上快车道,制定评价标准时与企业进行沟通,共同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评价标准,量化赋分中将在企业工作实际和贡献情况纳入细则进行赋分,进行工作实绩量化考核。将企业推荐情况纳入整个评审全过程充分考虑企业推荐意见和建议,依据推荐意见进行全面考核。全程上门服务,上门宣传讲解申报政策,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共同上门收卷、预审,评审例会在工厂,确保职工不离厂,工厂不停产。专家评委深入企业、工厂、车间一线,进行现场实践考核。确实将符合标准条件的、符合企业发展工作实际的人才选拔出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环境。几年来共有180余人取得各级专业技术资格。
全面调整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积极向企事业单位宣传自主评审政策,本着“成熟一个,下放一个”的原则,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及其他人才智力密集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和技能人才评价资格工作,自定标准、自主评审、自主发证。我市目前已有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职业技术学院、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4家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工作。指导企业和技工院校对技能人才进行自主评价,8家企事业单位具备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资格。全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扩大人才评价范围,综合运用理论考试、网络考核、成果展示、现场实践等创新手段,真正为单位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职称晋升平台。
我们深知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将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为企业和人才创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抚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2月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