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以《红石村的“红火经”》为题,报道了新宾县榆树乡红石村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带领全村增收致富的工作经验。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红石村的“红火经”
百年榆树,摇曳生姿。近日,走进辽宁省新宾县榆树乡红石村,流淌的清溪边,株距匀称的松林内,一簇簇赤松茸破土而出,长得敦敦实实。
“以前的红石村,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农作物单一,产业基础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说起过去,榆树乡党委书记马世伟戚戚然。
2013年村“两委”换届后,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根意识到,想要改变现状,就要有立得住的产业。经过村“两委”反复研讨考察、自主试验种植后,2014年,村“两委”开始在全村提倡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
“咱们村从来没整过这些玩意儿,能行么?”“这啥技术经验都没有,干了不就得赔?”……一时间村民议论纷纷。面对村民的疑虑,村“两委”打头阵,带领党员群众23人率先成立榆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历时3个月,一座占地132亩的种植园在红石村落地。一年下来,合作社食用菌年产量达到100万斤,年产值近420万元。
几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真的富。红石村着力打造“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采取内引外联,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协调农业农村部门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入村指导,争取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等系列项目,就地建起农村小型加工厂和保鲜冷库等。借助龙头企业拉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对外招商引资,全面引进食用菌赤松茸种植产业,同年赤松茸种植基地在红石村落地。
在种植示范带动效应之下,红石村开始推行散户种植法,仅收取成本费,由农户在自家种植赤松茸,村集体提供基料、管护技术帮扶、回收买卖等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村民对于隐性成本高、对接市场难等系列问题的担忧。如今的红石村,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家家户户都参与到食用菌种植产业中。2020年以来,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