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单小书
教育、文化、体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4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文化事业昂扬向上,不断汇聚精神力量;竞赛项目突破不断,全民健身如火如荼。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多举措落实“双减”工作,有效提升校园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工作,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双减”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下,我市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形成校内校外工作双向合力。校内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上下功夫,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已覆盖157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6.3%。编写抚顺市小学数学和语文学科《课课清作业设计》面向全市免费推广。实现全市153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全覆盖,选取14所学校开展托管服务工作试点,解决学生休息日、寒暑假“看护难”问题。召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内减负工作现场推进会,展示和交流全市小学校内减负工作成果和经验。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出台了《2021年抚顺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等13个指导性文件,重点整治违规办学资质、培训时间、聘用教师、预收费等问题。先后开展联合专项检查60余次,责令328家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停止办学,转型和注销机构212所,压减率97.25%,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校园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我市持续加大校园安全及应急排险资金投入,仅今年以来就投入资金1958.6万元,对抚顺一中、五中、十中和市实验中学、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的校舍、食堂、操场和体育馆等存在安全隐患部位进行维护改造,提高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安全性,保证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
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我市组建了抚顺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领导小组,印发了《抚顺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2年)》,明确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时间表和任务图,全面落实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我市先后开展了3次食品安全直播培训,万余人次观看了直播,318名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线上考试。我市还开展了春秋开学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高考食品安全保障考点周边食品安全检查。今年查办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案件26件,罚没超过保质期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共计195件,有力保障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
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难点问题。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我市创新推动“一校一策”优化校门前交通管理模式,采取开源、调峰、联动三项举措,强力保障校园交通安全畅通。以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的新抚区北台小学为例,交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将校园周边停车泊位最大限度增设至270余个,增设交通标志32块;通过启用错时上放学方式,将接送学生车辆分为4组,分发不同年级、不同颜色区分的送学“标识”;采取规定接学时间、地点、路线和“一车一档”分组放行交通管控措施;联合执法局、住建部门、区政府、周边企业协同配合。“一校一策”基本解决了北台小学原有的校门前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全市共有10余所学校实施“一校一策”模式,相关经验做法被省道交委采纳并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
为推动文化体育工作长足发展,今年我市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探索线上举办赛事活动的新模式,不断丰富疫情期间广大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举办公益惠民演出活动20场、群众文化系列活动102场,参与人数5.9万人次;举办辽宁省(抚顺)春季旅游暨抚顺县第五届梨花赏花推广季启动仪式、夏季旅游暨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等旅游系列活动共计50余项;组织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活动8场,组织煤精、琥珀雕刻和剪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加外交部、国家文旅厅组织的非遗展示推介活动。累计承办了省篮球比赛等5项省级比赛,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滑雪比赛、第十三届滑冰比赛。抚顺籍运动员获奥运会1银1铜、全运会2金4银5铜成绩,我市代表队在省青少年比赛中取得了96金、80银、92铜的好成绩,其中速度滑冰位列全省第一,足球队创造了队史最好成绩。我市加大全民健身场地建设,今年新增或改建健身场地158处,其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6套、城市健身路径111套、笼式足球场3套、篮球架18副,发放冰嬉器材730套,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我市全民健身设施运转维护模式得到了省体育局的高度认可并予以推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