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抚顺市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及省
稳经济促发展政策工作举措》
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用好用足国家及省出台的系列稳经济政策,以政策落地见效稳预期、强信心、添活力,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稳中提质发展态势。日前,市发展改革委起草了《抚顺市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及省稳经济促发展政策工作举措》。现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3天。如有异议,可以通过电话、邮箱的方式反映,同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并注明联系人、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以便调查核实。
电话:57500315
邮箱:fsfgwzhc@163.com
附件:抚顺市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及省稳经济促发展政策工作举措
抚顺市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及省
稳经济促发展政策工作举措
为深入实施关爱企业专项行动,用好用足国家及省出台的系列稳经济政策,以政策落地见效稳预期、强信心、添活力,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稳中提质发展态势,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现就我市进一步加力落实38项重点工作举措明确如下。
一、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1.支持工业项目建设。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核定总投资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新建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后,鼓励支持申报直接补助或贴息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上限10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联系人:周云,联系电话:57500341,以下均需各县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支持数字化提升改造。积极争取数字化改造政策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对购置智能生产设备和软件给予资金补助。(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联系人:范君健,联系电话:57500668)
3.支持发展专业化工业设计。鼓励参评省级工业设计示范企业(机构),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对经认定的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联系人:孟娇严,联系电话:57500246)
4.支持工业设计平台建设。对建设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投资额的1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予以补助。支持工业设计能力建设,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联系人:孟娇严,联系电话:57500246)
5.支持提升电商供应链。支持组织开展电商直播供应链选品对接活动,在会务服务、线上营销、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对活动主办方的投入给予最高50%资金支持,单场活动补贴金额不超过20万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范映红,联系电话:57500651)
6.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对新获批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碳计量中心的单位,给予不超过8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对新获批的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中心、碳计量中心的单位,给予不超过4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对首次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的检验检测机构,给予5万元一次性支持。(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等,联系人:孙源浩,联系电话:57737027)
7.支持快递企业设备智能化改造。对新建县级邮件快件分拨中心的,按照总投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快递企业采购自动化分拣、智能安检、智能监控、智能搬运和装卸、智能投递设备的,按照总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不超过20万元。(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等,联系人:刘丹,联系电话:57657007)
8.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企业购买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软件、专利权等用于研发活动的相关费用,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等,联系人:魏文博,联系电话:57500327)
9.支持养殖场智能化。支持草食家畜(包括牛、羊、驴、鹿)养殖场养殖设施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按照固定资产新增投资额的35%予以补贴,单个项目补贴金额最高400万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等,各县区政府;联系人:晋锋,联系电话:57500774)
二、促进消费扩面扩量
10.大力实施“两新”政策。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3个领域纳入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联系人:薛菲,联系电话:57500314)
11.大力实施消费补贴。针对油品、日用百货、纺织服装、餐饮等领域,发放消费券。(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李震,联系电话:57500705)
12.大力促进消费提质。安排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区1万平方米以上,设立特色消费品专区(专柜),在开展促消费活动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首发经济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引进高能级首店、举办首发活动等做好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范映红,联系电话:57500651)
13.大力开展产销对接。支持开展优质农产品、特色轻工、纺织服装等“抚顺制造”优质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举办系列抚顺地工产品推介会,拓宽特色消费品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范映红,联系电话:57500651)
14.大力培育壮大“辽宁优品”和“抚顺市自主品牌”。聚焦优势明显、特色显著、资源禀赋好的产品(服务),指导帮助经营主体参与“辽宁优品”品牌评选和“抚顺市自主品牌”推广。(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等,联系人:吴迪,联系电话:57737026)
15.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围绕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推动经营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和老年用品产品研发生产。鼓励举办各类银发经济博览会、交易会,建立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市场交易平台,在场地租赁、搭建、宣传等费用方面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支持资金最多不超过50万元。对养老、家政、照护、康养等领域纳入急需紧缺培训目录的相关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上浮10%。(责任单位:市民政局等,联系人:张栗辉,联系电话:52673820)
16.大力支持文体旅融合发展。推出“大众冰雪+”系列活动,持续打造大众冰雪旅游精品线路。鼓励建设室外标准群众滑冰场,每个给予最高不超过25万元补助。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融合发展活动,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等,联系人:肇莹,联系电话:57500661)
17.大力实施外贸企业贷款贴息。对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银行贷款的实付利息,按照不超过LPR给予贴息支持,单户企业年度贴息上限为300万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杨春雨,联系电话:57500608)
18.大力支持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对外贸企业采用人民币外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业务进行汇率避险的,对外汇衍生品履约金额按50元人民币/万美元的标准给予支持,每家企业年度支持金额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对首次办理上述业务的企业,给予1000元人民币/家的奖励。(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杨春雨,联系电话:57500608)
19.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境外参展。支持辽宁出口商品中东、中东欧自办展等展会举办,支持在境外参展或举办的展会总数量为145个。对企业年度内不超过6个(含6个)展位的展位费最高给予100%比例支持,超过6个展位的展位费最高给予50%比例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杨春雨,联系电话:57500608)
三、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20.对“两重”项目,推动纳入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清单,给予土地保障;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升项目审批效率;组织开展“两重”项目银企对接,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联系人:崔履彪,联系电话:57500733)
21.对新建产业项目,推动实现全域拿地即开工。(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等,联系人:王文,联系电话:57555533)
22.对县域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各地改造升级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和直营连锁店,对仓储、配送、检测、冷链、信息系统等设施设备投资给予不超过5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等,联系人:李光月,联系电话:57500703)
23.对房地产项目,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确保合规的新增和存量商品住房开发贷款项目“应纳尽纳”“应纳快纳”,推动银行机构加快审批手续,推动项目加快建设交付。(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联系人:张玉美,联系电话:57612280;抚顺金融监管分局等,联系人:肖娜,联系电话:57766369)
24.对存量资产盘活项目,给予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并被推荐至证监会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前期工作费支持,按实际支出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最高100万元。鼓励对域内长期闲置的资产或“半拉子”工程进行盘活,支持方式一事一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联系人:王征宇,联系电话:57500871)
四、坚定不移降成本强保障
25.强化多式联运发展。支持铁路等运营企业开展省级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试点创建,对开展海铁联运、中欧班列、陆空联运等联运组织模式的企业给予奖补支持。(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等,联系人:崔万寿,联系电话:57505158)
26.强化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向涉农、民营、小微经营主体提供融资。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期限至2027年末。对银行发放的符合要求的存量房收购贷款,按100%比例提供再贷款。(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分行等,联系人:张明,联系电话:55999030)
27.强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推荐清单”内的企业贷款需求“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对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信用良好企业的贷款办理续期,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深化“两书同达”助力企业信用修复,将修复时限控制在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联系人:吕风龙,联系电话:57500313)
28.强化民营企业用电保障。对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城乡低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降低企业办电成本。拓展应用“电e金服”,为客户缴费降低融资成本。(责任单位:国网抚顺供电公司等,联系人:焦森,联系电话:52905031)
29.强化民营企业用工保障。支持民营企业面向职工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技师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与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订单班”“定向班”等方式精准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联系人:侯可俊,联系电话:52443209)
30.强化失业保险支持。延长总费率为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执行期限。(责任单位:市税务局等,对外公开热线:52612366)
31.强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我市有多个在建工程项目的,存储比例可按对应施工合同额下浮0.5%;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我市承建工程项目连续2年未发生拖欠工资行为的,对其新增工程降低50%的存储比例;对连续3年未发生拖欠工资行为且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银行按月代发管理的,对其新增工程可免于存储工资保证金。(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联系人:胡洪生,联系电话:52443228)
五、支持保障就业创业
32.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参与就业见习活动,对见习后留用率超过50%的见习单位,提高见习补贴标准至每人每月2300元。根据见习时长确定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联系人:闫皞,联系电话:52443215)
33.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支持创业孵化平台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联系人:闫皞,联系电话:52443215)
34.促进创业服务供给。对未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租赁场地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返乡入乡农民工,根据实际租赁期限给予每年6000元创业场地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联系人:闫皞,联系电话:52443215)
35.促进落户购房创业。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以法人身份创业,实际经营满2年以上的,首次购买自有住房,可享受一次性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为博士生8万元,硕士生5万元,本科生3万元。(责任单位:市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等,联系人:姜海,联系电话:58303009)
36.促进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全面取消住院分娩起付标准,支持生育保险关系跨省接续,连续计算缴费年限。将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责任单位:市医保局等,联系人:吴冬梅,联系电话:52673509)
37.强化柔性执法实施力度。全面落实“首违不罚”制度,制定并实施“首违不罚”清单,对不涉及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容错免罚机制。(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联系人:王云龙,联系电话:57500951)
38.扎实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托辽宁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制定年度抽查计划,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切实把对企业的干扰降到最低。(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等,联系人:于兰,联系电话:57505977)
各部门要做好本领域相关政策解读,并随着国家及省政策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要将工作举措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全市营商环境全面监控(监督电话:12345-1)。同时,加强督查督考,确保政策全面落地达效,为稳定经济基本盘、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