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颠簸的自然路,到平坦的柏油路;从依靠人力、畜力出行,到新能源汽车的高歌猛进,新中国成立75年来,抚顺的城市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断迭代升级的交通工具就像一个城市的记录者,它丈量着不断拓展的城区,扩大了人们生活的半径,更见证了抚顺这座城市75年间的蜕变与成长。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曙光洒向这片大地,抚顺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肩负着祖国工业生产的重任,从废墟中倔强崛起,开启了工业化的壮丽征程。煤炭、电力、石油、有色金属、特殊钢、机械等重点行业如繁星闪耀,工人的数量也如潮水般与日俱增。那时,人们大多依靠步行出行,厂矿工人上下班都需耗费大量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众多厂矿在厂院附近建设起了生活区和职工宿舍。宿舍区内配备了小学、卫生所、理发店、合作社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也为抚顺创造新中国众多工业“第一”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抚顺。工业发展由计划经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渐渐提高。
那时,自行车就和现在的私家车一样,几乎成了每个家庭必备的出行工具,尤其是功能型自行车,更是当时人们生活品质的有力代言。
随着2000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自行车已渐渐无法满足人们快节奏的出行需求,汽车逐渐取代自行车,成为市民更便捷快速的出行工具。
步入21世纪,我市的道路交通以及汽车普及程度都取得了迅猛发展,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推动了人员和物资的高效流转,促使抚顺与周边城市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让各种机遇与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交织碰撞,为全市商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和市场助力,有力地促进了抚顺经济的前行。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目前,全市的普通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6700公里,形成了由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通道,农村公路为支线的交通网络体系。其中,辽宁中部环线已经全线贯通,与沈丹、沈大、沈四等7条高速公路实现了无缝衔接。“四好农村路”更是打造了农村公路+旅游、+体育、+文化的精品示范路线,把工业、农业、旅游等全部串联起来,实现共创共赢,联合发展。正在建设的沈白高铁更是让抚顺的交通格局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车后,抚顺北站将成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的繁荣,交通工具的更新迭代,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路通城邑千家市,八方通途万业兴。如今的抚顺,交通便捷,道路纵横交错,城镇居民户均一车已渐成常态,人们的生活半径也已不再局限在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在这交通发展的激昂交响曲中,抚顺正奋勇前行,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念,推动抚顺交通事业迈向新的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抚顺的坚实力量。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