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是“北药”、“关药”和“满药”的主产区,也是国家重要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原料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上世纪80年代,我市开始野生道地中药材人工驯化、归圃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累了龙胆草、人参、辽五味子、辽细辛、威灵仙等道地中药材的人工种植经验。目前,全市有583家相关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5万多名药农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全市林下和耕地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119万亩,产量5万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在清原大孤家镇半拉山村的一片田地里,中草药种植大户杨丽华正带领村民采收中药威灵仙种子。
清原大孤家镇半拉山村种植户杨丽华说:“ 我种植了600多亩威灵仙。威灵仙的效益非常好,一亩地一年平均收入是一万多元。这600多亩地,一年就能收入60多万元。为了学习种植技术,我参加了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学习班,学到了很多经验,再加上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我建恒温库和冷库,我干劲儿挺足的。”
抚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生长,且品质优良、绿色安全。为此,市委、市政府将中药材种植作为我市农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中药材的产业规模、产量位居全省前列,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目前,我市有中药材加工和销售企业400多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清原的广友中药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红河谷中药材合作社生产的西洋参、高丽参远销全国及港澳台。清原被评为“北药道地中药材全国第一县”,龙胆草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82%,清原英额门镇享有“中国龙胆之乡”的美誉。
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我市积极打造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选育出一批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新品种,建设了一批标准高、规模大、质量优的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高道地中药材供种供苗能力。按照绿色发展要求,我市制定完善了道地中药材标准框架,建立健全生产技术、产地初加工、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农民按标生产、规范管理,推进中药材全程标准化生产。同时,提高中药材加工能力和水平,加快培育、积极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推动抚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我市还建立政策支持平台,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建立金融支持平台,协调金融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着力破解中药材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立技术支持平台,构建省农科院,市农科院、市农业特产学校、市园艺所组成的中药材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支持平台,促进抚顺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副科长李鑫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推动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责任编辑:刘春阳